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認識多元性別,尊重彼此差異,以開放的心胸平等對待互相信賴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
性別平等教育

 

《 性別平等的教育 》            師範大學黃教授政傑          資料來源: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性別網站
壹、主題探討:
一、前言
目前兩性平等教育的話題非常熱門,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提出設立兩性教育平等委員會,希望自己編有獨
立預算、召集人,並能動起來。如此重要的教育課題納入教改會,已開始發動,中小學人員納進去,實施
兩性平等教育現在絕對超過四小時。上午的研討至十時左右由我報告,提出自己觀點;後面一小時分享經
驗;十一時以後分組研討。
兩性平等教育非常重要,須想辦法說服各界人士。舉個例子來說,先生在美國念機械工程,能力很強,太
太一來,兩人皆讀書,壓力大,先生擔負更大責任,因為家事分擔問題,引起爭吵。我們都以為臺灣兩性
平等教育輸美國,其實不然,有一位教心系畢業的朋友把工作辭掉,赴美專心做家庭主婦,平時在臺灣子
弟學校做義工,校長兼導師,教中文,附帶教外國人學中文,她現在很能幹,粉刷、修水龍頭....等,什麼
都會做。以前臺灣女性簡單如修保險絲,都等著先生做;先生則很多不要自己做,所有家務均交給太太處
理;造成家庭分工不平等,或是矯枉過正。
以教育立場來講,如何教孩子建立兩性平等教育觀念,這是最重要的說服點。因家庭計劃的關係,家庭
人口很少,大多只一、二個小孩而已,三、四個孩子的少,甚至有完全同性別的。父母對子女期望升高相
當多,如教育上不能體認,家長絕對不滿意。
以往教女兒或兒子傳統角色的,家長絕不同意。幸福之所寄要接受好的教育,每一個人均投入社會生產,
不能欠缺一個人,將來社會福利工作更形重要,要花錢照顧無依無靠的老人,退休金、養老金誰付?因此
在教育上不能忽略兩性平等教育。
二、兩性平等教育的批評與反省
據研究指出:男女學生在文理科系中分化的情形極為明顯,且越高教育階段裡的性別差異程度越大,導致
女生受教機會的不利,也連帶降低女生生涯發展與社會發展的機會。各級學校男女行政主管人數與中小學
教師人數極度不均,以及學校課程中充滿的男女刻板印象,導致青少年發展兩性平等意識的障礙。
歐用生的研究結果顯示,國小社會教科書充斥對女性的忽視、省略、刻板化與扭曲,隱含著[男尊女卑]
的觀念,帶有強烈的性別意識形態。我曾就 年八月修訂版的國小生活與倫理教科書六冊內容加以分析,
發現教科書中女性被視為社會的配角,缺乏可認同的現代化角色。
婦女新知基金會(一九八八)全面檢視高中國文與國中、國小的人文學科,發現教科書的圖文內容上男女
比例過於懸殊,對於女性生涯觀與現代婚姻倫理的轉化造成負面的影響。一九九三年,李元貞再次檢討小
學國語、生活與倫理、社會等教科書內容,進行比較,部份圖文固然受到刪除,但學校教育所反映的基本
兩性觀未有太大的改變。國外沙德克等人(一九八九)分析六種型式的性別偏見,分別是語文偏見、刻板印象、隱藏不見、偏差失
衡、不夠現實、零碎切割。教育人員和研究人員可以運用這些型式來評鑑課程材料,進而探討兩性教育是
否平等。
三、兩性平等教育的追求
兩性平等教育是指消除性別歧見、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隔離現象,並且教育機構和教育人事對處於不平等
教育改革和措施下婦女的教育需求、興趣和關注加以回應。
絕大多數的性別研究屬於同化模式,主張女性的教育應同化於男性模式中,進而能平等地接近以前男人支
配的職業;研究者希望增加女性在教材中的可見度,並使女性參與更多長期以來代表性有所不足的學科。
減除阻礙女生參與科學學習的刻板印象;在社會科的改革方面,更均衡地描述男性和女性,在歷史中納入
更多卓越的女性。
四、兩性教育的課程目標與內容
兩性平等教育的提倡者,往往著眼於女性教育處境的分析,希望消除女性學生受到的不當教育對待,使女
性獲得與男性一樣的教育機會、教育品質和教育成就。兩性教育的課程目標和內容,宜進一步就各級各類
學校教育的特質具體詳細地加以規劃。
在中小學階段可採融入法設計,將兩性教育的課程目標和內容融入正式課程的相關學科之中。在大學專科
階段可採獨立設科方式,於通識課程中開設兩性教育相關科目,供學生選修。
兩性教育的課程,不但要教導學生認識兩性的相關知識,培養兩性互動的能力,還要發展兩性社會所需具
備的價值和情操,例如平等、尊重、互助等。
五、重視整體的課程改革
現階段對於學校的正式課程、非正式課程、潛在課程應立即進行改革,這項改革並宜兼顧整體性和持續性。
第一是打破以性別作為基礎的科目劃分。國中工藝和家政目前規定男女學生選修至少一科,課程修訂並已
改名為家政與生活科技,為全體必修。目前高中、大專男生必修軍訓,女生必修護理,宜改正讓全體學生
均修習健康教育課。
第二是檢討並消除各科內容中不必要的性別區分。
第三是消除非正式課程中不當的性別區分。
第四是檢討和改進兩性教育有關的潛在課程。努力方向如下:
.男女合校:增加男女同校互動的機會,採漸進方式,新設的公立學校應採男女合校設計,不得再出現單
性學校型態。.班級組織:應儘量採取男女合班的設計,使有機會學習兩性彼此相處的能力 。
.幹部分配:宜避免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支配。
.學習分組:老師可採合作學習教學法的異質分組方式,讓性別不同的學生 能組合於各小組中學習。
.工作分配:宜避免性別刻板印象的宰制。
.座位安排:原則上應採男女混合的方式,必要時參考其他因素調整。
.教師期望:應檢討自己的性別觀念,觀察和反省自己對男女學生的期望,包含學業、行為、生活、人際
互動等方面,是否受到性別意識型態的影響。
.師生互動:教師是否對男女學生提供差別的學習機會,表現不同的互動和回饋行為。
.同儕互動:教師應注意男女生是否出現語言和行為上的性別偏見與歧視,進而提供必要的指導。
.行為指導:教師應一視同仁,避免性別的差別教育。
.教育人員的身教:教育人員有必要時時進修兩性教育的知能,從兩性教育的角度,反省自己的各種表現。
六、改革檢討要持續性
.家長觀念要調整:不管科系冷門、熱門均會變,重要的是要選到想念的、需要的、能念好的科系,你想
讀什麼,能讀好,真正通,留學回來就能找到工作。國內理工與人文是對立的,人文罵理工直線思考;理
工罵人文不科學。有些男生理工科強,志趣卻不在此。某出名省中校長孩子即如此,最後沒辦法替父母念
一張電機系畢業證書,接下來要走自己的路,父母還要說服,他不但考上某大哲學研究所第一名,還出國
念哲學。這其中有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及其他的因素存在。
.要改進什麼不能只靠自己族群,男女生要平等,一定要男女生一起來。
.美國基本教義派家長告教育局,家長控告學校使用不當課本,有關男女兩性的價值 觀不符實際,後來
家長得勝,法院命令把教科書收回。
.教科書課程內容改革非常重要:改革是否合乎理想?有否落實?學校怎麼做?老師不應把課本當聖經教。
目前教科書審定合格版本多,老師要有專業素養,教科書非唯一教材。性別偏見等在課程內容會接觸到,
老師在教學活動、評量方面要重新檢視,並說明兩性之間的互動。
.臺北市歷任教育局長,皆有其教育政策,例如:黃昆輝局長提倡能力本位教育,接著換一個局長推動創
造思考教學,然後是幼稚園....,吳局長是開放教育。老師們會想怎麼變來變去?局長下臺又是另外一套,
如此下去教育改革會不會沒希望?吳局長答得很好:改革很重要,從基層有共識,願意努力,能有好的組
織、領導,基層做好組織領導工作,做好活動規劃,而且要有長期性,就算換一個局長,照樣做下去。
只要改革源自於基層,基層有感覺需要,將來會持續下去,還是會動,否則就不會。容許局長有改革的想法,
更希望改革一提出來要落實,而且要長期的做。
七、結語
改革不是從消極面批評而已,更重要的是從積極面如何引導教育走上正確的方向,現在談兩性平等教育,
當然很容易可以批評,現在兩性教育不平等,哪些應該改?檢討語文上有沒有性別偏見?有沒有刻板印象?
如女生孝順、男生勇敢。職業也有刻板印象,另外隱藏不見的,社會是兩性的貢獻,但是我們今天的教育
沒有讓兩性的貢獻都出現在課程內容中,即有一個性別被忽視掉不見了。
另有一個批評是偏差失衡,今天雖不是完全排除女性的貢獻、成就,但男女兩性的情況產生滿大的偏差。
再提不夠現實,即過去講的零碎切割等等的批評。
今天要改革兩性的教育,一定要擴大視野,同時從消極批評引導到積極建設, 建立兩性教育課程目標,
另外要考慮兩性教育要教些什麼、哪些內容應該教?
從主題挑,再挑概念、事實、原理原則,內容再充實。
建構內容,檢討教了什麼、缺了什麼、改什麼?再考慮教育方法。
評鑑怎麼做?在現況如何落實教學?如何從消極批評導向積極建設?
一定是全校每一個人大家合作努力,包含老師、行政人員、職員、
工友均要溝通,包含學生、幹部、家長、社區的人,
未來整體性必須要有。
整個社會兩性平等改革當然也是很重要,兩性平等非表面上大家工作要一樣多,
分工還是可以就專長,如:有的家庭先生
做菜、做飯,太太洗碗;
也有的家庭先生是有專長卻故意做很差,
或吃完稱讚、鼓勵,太太越做越高興,
先生越來越不會做、越懶惰。
分工不一定要死板,兩性要互相體諒很重要。
瀏覽數